------------ 下界初历世 神仙二字,自古便有,虽见过之人甚少,然确也有不少神仙故事流传,可见神仙应确切存在,并非虚言。然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八仙,其余仍有许多,例如道门四大天师的故事亦是例子。 我所要言的故事纯属虚构,大家自不必做真。言归正传,据说在那通明天宫,玉皇大天尊自会检校图录,以定人间劫运,劫运一定,人间自会多出许多瘟疫、灾害。推定人间劫运也是天运定数所致,亦无可奈何之事,上界神仙听闻纷纷忧虑下界生民,但天心最慈,亦派遣了天界许多仙官、童子下界,一来以期导人向善,拯缓劫运。二来也是让下界之人红尘历世,以便提升修为。 清宇子,便是下界诸众中的一位,其身份暂且不表。这清宇子也是个有趣之人,往日曾下界轮回多世,在上界时也算好学,苦练功夫,也四处参访仙圣,无论上洞八仙亦或西方菩萨之处也皆有他的影子,其中因其专持过六百万遍的六字大明咒,以致其和观音大士缘分较深。 清宇子修为到了瓶颈,听闻此事,下界的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,心想何不趁此机遇下界,做一番功绩出来,积功累行的同时也可提升修为。忽的此时,其师尊的符召来临,原是其师尊知晓他有了这念头,特召清宇子前往其商议此事。由此可见随意动一念,神仙亦是知道的,这念头一动,有了如此一个缘起,这清宇子也免不得要下界一遭。清宇子的师尊也算得一老牌神仙,成道年来旧矣,往日总着一身白袍,手里握一如意。他这师尊,性子最是温和,往日里也不见对其说过一句重话。 念动咒诀,清宇子即立于剑上,飞往宫殿。不消片刻功夫便到了其师尊之处,清宇子行了礼,立于一旁。其师尊言,目前正处于劫运当头之时,下界凌乱,你亦可前去尽一份力,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且福祸相依,阴阳相对,此时往往亦是最好修道炼心,建立功勋之时。清宇子知其师深意,其师一一做了部署安排后,便令其正式领命前往下界。 清宇子辞别天界一众好友与师长后,便下界了,好巧不巧,这一日也恰是人间之观音成道日,大概也是菩萨慈悲许他成道之意,冥冥之中安排了这一日。 只说这投胎确有隔阴之谜,但凡普通仙官仙童,只要一入母胎,立时便失了记忆。人间只听得一哭声落地,这清宇子也就出生了。仙家下界是一麻烦之事,因其投生在人间之经历皆有定数,这就只能依靠上界提前费一番功夫,将其在人间该有之经历一一安排妥当,此亦是费功夫之事,安排经历亦不是常人所想之简单,需观察其累世因缘综合安排,好在神仙均是神通广大之辈,安排此事虽说费说麻烦些,亦算不得困难。 清宇子正出生于苏家,苏父年轻时贪玩只念得个小学文凭,自然识不得几个字,见生了个大胖小子,便请了族中前辈起名,挑来挑去,得了苏辰轩三字。 苏家祖籍本在南京应天府,只因明朝时随沐英将军远征,后留滇镇守。苏家祖上也算得富贵,家畜土地一类丝毫不缺,岂不闻古语,富贵不过三代,因后辈不思上进,家产也慢慢挥霍一空。到了苏父这代,家里只剩几间老屋,几亩田土罢了。 神仙一类最重因果定数,亦不会随机挑个人家让他去投胎,这清宇子投生到苏家也自然有些前世的缘由,若前世无缘今生岂会相遇,这些缘由容笔者日后逐一交代。 到了苏父这一代本有兄弟姐妹八人,因条件困苦再加之环境恶劣,苏父的一位哥哥与姐姐,在小时便因患病水痘,不治身亡。到如今只剩三兄弟三姐妹,一共六人。苏父在剩余六人中正排行老四,在其上有一哥哥,两位姐姐,剩余的遍是妹妹了。因排行老四,乡里人也叫他苏老四。 苏老四喜得贵子,其兄弟姐妹也纷纷前来看望孩子。这家送鸡蛋,那家送毛毯,好不热闹。苏母本姓王,初做人母,心里也倒欢喜。夫妻二人照顾孩子也算的仔细,一晃眼孩子亦满周岁了。只是这孩子总会对着空气咿呀呜呀,父母起初不曾在意,以为小孩玩耍并不放在心上,后又频繁见到辰轩对着空气说话,才觉奇怪。两人一番商量寻思请位阴阳先生来家中查看一番,正巧苏父之二伯便是十里八乡远近出名的先生,苏父当即拿了注意,打算第二日请他这二伯来看一看。 他这二伯因眼睛先天失明,做不得劳累活计,自小又对阴阳五行一类感兴趣,便自己省吃俭用攒了些钱,将附近几个村子有些名气先生的本事都一一学将过来,本身刻苦加之又有天赋,术法占卜一类很快便名声在外,因其双目失明又排行老二,村里人私下也叫他二瞎子。 ------------ 唤魂寻尸 话说第二日苏老四便亲自请了其二伯过来,苏老四边倒水泡茶边开口“二伯,这娃子是咋了,您老给瞅瞅。” “这孩子的生辰是啥时候?”二先生手正在小孩脸上摸索 “去年的六月十九日呢”苏老四应声回答 二先生掐动左手手指,闭目推算了会“这孩子命犯鬼眼,难免会看到些鬼神,只是这孩子命中亦带阴差阳错,恐日后婚姻不佳” “二伯,那咋办?”苏老四边说,边将热茶递将过去 二先生接过茶水喝了一口,右手食指在桌上有规律的轻叩“这容易,挑个日子将这鬼眼封了也就可以,至于阴差阳错,待到其成年之时再做处理” 正说间,门外急急忙忙进来一中年婆子,一进门直奔二先生,边哭边说道“二先生,救命啊,救救我家二娃” 二先生本欲询问原因,只是这婆子只顾哭,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个缘由,救人事大,二先生只好收拾了东西先同其出门,只待路上再问明原因。 原是个怎回事呢?这婆子姓林,村人皆唤做林嫂子,膝下有两儿子,目前正值暑假,家中小儿子,做完了课业,与同村小孩相约去河边戏耍。 几人本正在河边嬉戏,互相打水仗,你来我往,酷暑难耐,正好借此消暑。忽的这二娃便向河中心走去,任由同伴怎么呼唤他也不做声,好似被东西迷住了魂一般,完全听不到旁人的叫唤。 这河历来水深,又逢夏汛,雨水量足,河深自然超过往常。五六岁的孩子,不过一米出头,自是足以淹没,等同伴反应过来往前追去时,二娃子头已到水下了,人才清醒过来,这才忙呼救命。同伴本欲前往救援,奈何本身也只是小孩子,又不识水性。里面年纪稍大的孩子急忙让其中两位去二娃子家通知其父母,自己则留下来大声呼喊大人救援。 只是天公不作美,这正午时大人都在家中忙于午饭,河又在村口,一时半会竟没个路过的成人。等二娃子父母急急忙忙赶到时,河里早已没了孩子的身影,夫妻俩一阵嚎哭,农村里总要奉行个原则,活要见人死要见尸。亏是男人始终要理性些,哭过一阵,加之身边同村人劝慰,男人知道二先生有寻尸的本事,即使唤妻子去寻二先生,自己则留下来与村里人一同前往河里寻找尸体。 二先生赶到时,几位男人仍驾着小船阀在河中寻找,二先生听闻,忙唤他们回来。“事情林嫂子已同我讲了,你们这样是找不到的,先上来吧”,河中众人听闻,纷纷上岸。 此处唤做苏村,二娃子的父亲,也自然姓苏,只因常年做的是屠夫一事,大家也称其为苏屠夫。苏屠夫本是个直率之人,心肠也热,但凡村里人有个事情,不需你说,他一旦知道自然会前来帮忙,在村里也颇有些人缘。 大家听闻此事纷纷为其惋惜,苏屠夫一想到自己那苦命的孩子,至今尸身也未寻回,还在那凉水中漂荡,不经眼眶又湿润起来,忙拉住二先生的手,哽咽着说道“二先生怎么个找法,我一切依你,快找找我那可怜的儿吧” 话毕,其媳妇林嫂子也随着大哭起来。二先生忙劝住他们,随即开口吩咐身旁人去准备东西,点名要,四方桌一张、香烛黄纸若干、饭菜碗筷一副、草人一个、朱砂笔一支等若干东西 村里人但凡遇到事情,亦是团结,你家出这,我家出那,不消片刻功夫,也即将二先生所需之物一一准备齐全了。 二先生因双目失明,便唤人将四方桌的香案摆在二娃子出事的河边,上面点上香烛、摆上贡品。他站在那先是嘴里念念有词一番,随后就在黄纸上用朱砂写上二娃子的姓名八字,(看官或许疑惑,双目失明怎写得字?这正是这二先生的奇异之处,容笔者日后一一叙述)写毕,又将黄纸贴在草人上,完事后,就将这个草人放在一个木盆中,旁边还摆上了饭菜碗筷。随即又命其母林嫂子在一旁烧纸钱,一边烧需要一边呼喊二娃子的名字,且不能间断,直到找到尸首为止。 接下来就让人将木盆轻轻抬放到水面上,岸边还停着一艘小船准备跟随。就见那木盆刚放下水,随着水面晃动几下,随即就自己向北逆流而去!要知道,水都是顺流的呀,旁观者顿时惊疑不定。 而那小船上的村民见此也惊呼出声道:“诶,怎么就走了。” 只见那木盆似乎听懂了一般,竟然在原地打转,似乎在等他。船夫赶紧手忙脚乱地解开缆绳,待船夫开动后,那木盆才继续朝北飘去,一行人也在岸上快步跟随。 那木盆一荡一荡,随即就拐进了上游,就这么飘荡了大概二里多地,到了岸边一棵枯树前面时,那木盆忽然就搁浅在那不动了。 二先生听闻木盆止住,当即命人前往木盆所停住之水面下寻找,果不出一会,即寻到二娃子的尸首了。 “咦,这孩子腿上怎么有个青黑手印”旁边村民奇怪道 林嫂子随着村民的目光望去,自家孩子左小腿上确有一青黑色的手印,好似被人抓了一般,随机又是一阵哭声“二先生,这是怎么回事啊,我这可怜的孩子” 二先生沉思片刻,“二娃子去的恐不常规,怕是有东西作怪,先将尸首安置回去,傍晚我用圆光术查探一番” 欲知圆光术是个什么,如何个用法,请听下回分解